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大唐坑王
  4. 第三百五十四章 求贤若渴
设置

第三百五十四章 求贤若渴(2 / 2)


武则天称帝后,将中书省改置为凤阁,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

凤阁舍人虽然是正五品上的官秩,但却负责起草诏书、执掌侍从、传宣圣旨、参决百官奏表,素来便有“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称,是一个既以文采名世,又有极大政治权力的显要之职。

武则天让卢小闲担任凤阁舍人,大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概,这让上官婉不由有些侧目。

不待张易之说话,却听张昌宗在一旁道:“陛下,其实就算您不说,臣与五郎也想过要推举他入朝为官,可却被他一口拒绝了!”

“这是为何?”武则天奇怪的问。

张昌宗侃侃道:“他说了,若真要入朝为官,就得按官场的规矩来。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时间久了便会成为泥像木偶,唯唯诺诺,只管签字画押,大不了润色几处文字罢了。官场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真若如此,陛下想听他的肺腑之言听不着了,臣与五郎想与他说心里话说不成了,他想恣意过自己的生活也过不了了,百害而无一利,何苦为之?”

张昌宗复述的卢小闲这一番话,武则天哪会听不懂。

看看满朝的文

武,岂不正如卢小闲所描绘的一样。

“他说的一点没错!”武则天眼中闪过一道异彩,“连朕都有些羡慕他的洒脱了!”

“对了!陛下!”张昌宗又补充道,“为此他还专门作了首诗以明志!”

“还作了一首诗?”武则天兴趣盎然道,“诵来听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邙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作的《题西林壁》,卢小闲信手拈来糊弄张氏兄弟,只不过他把原诗中的“庐山”改为了洛阳近郊的“邙山”。

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奇思妙发,卢小闲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不同的方位看邙山,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远离朝廷,跳出朝廷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事态的正确走向。

“果然是好诗!”上官婉儿忍不住赞叹道,“意境浑然托出,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武则天早就听上官婉儿说过,卢小闲诗才在她之上,今日也算是领教了。

卢小闲的婉拒虽然让武则天多少有些不甘心,但她不得不承认,卢小闲说的有道理。

“对了,五郎!卢小闲可否提及对营州叛乱一事的看法?”武则天又问道。

张易之老老实实的回答:“他从不与我们谈及这些事关朝政之事,刚才陛下说他一早便去了狄阁老的府上,想必这样的事情他会与狄阁老去探讨的!”

武则天点点头,不由感慨道:“五郎,六郎,能与卢小闲成为知己,也算你们前世修来的福气,好好珍惜吧!”

……

刚进入狄府,卢小闲便远远看见狄光远迎面走来。

“狄公子,好久不见了,别来无恙?”卢小闲上前笑着打招呼。

看到卢小闲,狄光远先是一愣,接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是卢公子呀,我都记不得咱们已经有多久没见面了。”

卢小闲刚来洛阳,正巧狄仁杰被罢官,在家赋闲。

一个偶然的机会,卢小闲与与狄家父子碰了面,接着就共同开张了“秋风破”。

刚开始的时候,狄光远对卢小闲颇有非议。

相处的久了,二人关系才渐渐变的融洽。

如今,“秋风破”在洛阳城里也算是鼎鼎有名了。

想起这段经历,不管是卢小闲还是狄光远,都觉得是一种缘分。

卢小闲离开洛阳时日已久,今日突然相见,狄光远自然感觉很是亲切。

“狄阁老在吗?”卢小闲问道。

狄光远点点头:“在!家父在正厅,正与吉宰辅谈事呢!”

“吉宰辅?”卢小闲眉头一挑,问道,“是吉顼大人吗?”

“正是!”

吉顼在大周也算是个能臣了,他早年参加科举,以进士及第,累迁至明堂尉。

现在,吉顼与狄仁杰一样,同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宰辅。 </p>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