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三国志廖化新传
  4. 100、孟达反了
设置

100、孟达反了(1 / 2)


大军带着粮食,行军速度较慢。

为了加快速度,廖化差人带着他的亲笔信,先行一步赶到房陵,请守将在行军沿途设置一些接应点,提供相关补给。

有了廖化的书信,也借助他的面子,行军速度开始加快。

经过房龄的时候,太守邓辅亲自出城,邀请廖化进城。

廖化谢过对方的好意,以行军不便为由,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队伍继续南下,在粉水河畔,廖化与正在折返的王甫一行汇合了。

王甫告诉廖化,他已经把军粮运到了熊山。

启程之前,王甫还抽空跟关平见了一面,了解了更多熊山战场细节。

王甫还带走了木牛,他觉得,把一个独轮车设计的太复杂,有些得不偿失。

为此,廖化亲自给王甫做演示。

扳动牛舌,锁住车轮之后,王甫才意识到木牛的战略价值。

廖化把自己说服刘封,得到上庸粮食支援的消息,也告诉了王甫。

熊山虽大,需要吃粮食的人却不多。

等到廖化遣返了山上的平民,将士们的粮食消耗会更少。

上庸、房陵两地的支持,可以成功让廖化破解掉陆逊的围困战法。

廖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骗过陆逊,所以,趁着敌人还没有发觉运粮计划,山上需要储存尽可能多的粮食。

王甫还给廖化带来了前线战报。

廖化军到达兴山城外这么久,江东军主力却一直没有现身。

王甫也曾在将士们的保护下,赶到了城下,进行监督。

江东军采用坚壁清野策略,城外大营和兴山城也可以形成犄角之势。

最先打破僵局的,是廖化军。

在约定的日期,关平配合陈邵,发起佯攻。

这场进攻的效果却并不好,投石车远远的打出了几轮石弹,就匆匆撤离,并没有试探出敌人的实力。

王甫南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粮食,他告诉廖化,为了避免暴露行动意图,运粮队伍提前过河。

在兴山城外第一道防线北上不远处,王甫亲自主持,监督将士们增建了一座浮桥。

这座浮桥距离兴山城的距离太远,兴山城城头的守兵不可能发现这座浮桥。

只要陆军能够挡住敌人的斥候,河道上的拦河索和另一座浮桥完好无损,这个运输途径就是完好的。

此时山里的通道还没有打通,房陵城的粮食没有办法运到熊山大营。

幸好熊山上有一座关平临时搭建的营地,粮食在营地中卸下,大部分在营地中囤积,小部分带到军中,用作军粮。

王甫甚至开玩笑,说熊山部队已经没有粮食危机,不需要房陵继续支援。

粮食这东西,永远多多益善。

现在廖化军挡住了敌人斥候的侦察,可以秘密调粮。

敌人迟迟没有进攻,或许还在等待廖化军因为缺粮自行崩溃。

一旦粮道暴露了,处境就被动了,敌人必然会有行动。

当然,王甫只不过跟廖化开了个玩笑,他知道敌后作战的困难,表示会全力支持。

王甫还表态,哪怕房陵缺粮,也不会让熊山上的将士们挨饿。

分别之后,廖化继续带队南下。

到达第一道防线附近的浮桥,廖化召来了邓贤等部将,准备下令渡河。

一名骑兵从北方追了过来,他找到了廖化,自称是刘封的使者,要求廖化配合。

确认了廖化身份之后,使者一开口就是个大消息,孟达叛变了。

具体的叛变内情,使者并不了解,他只说,孟达在一个夜里,带了不到两千家将士离开上庸城东逃了。

刘封第二天醒酒之后,发现孟达失踪,孟达却早已过了房陵。

孟达反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上庸郡加强了戒备,但是,那些手段,防备的是外来者,更是普通人。

不单单是孟达,就连廖化统兵出城的时候,也顺利叫开了城门。

廖化并不吃惊孟达能顺利出城,他好奇的是,孟达为什么这么果断。

自己跟孟达谈过很多,该说的都说了。

孟达是个聪明人,不应该这么不理智,即使铁了心要走,也应该再观望一段时间。

一定出现了什么导火索,才促使了孟达做出了叛变决定。

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廖化需要考虑的是以后。

使者千里迢迢南下,肯定不只是为了通知自己孟达已经叛变的消息。

果然,骑兵告诉廖化,他奉了刘封的将令,要绑邓贤回上庸。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