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大修真时代
  4. 炼精化气秘法(二)
设置

炼精化气秘法(二)(1 / 2)


(二)自覺習練覺知運動變自然本能為自覺智慧

1.從"意、力並用"到"用意不用力"

以前人家練十年形意拳能出高功夫現在人們練一輩子也出不來功夫原因之一是練拳時落到俗自然勁裡邊了。我們講練拳時要松靜自然。不使勁那個種松靜自然也是俗松靜自然。用力是剛自然勁柔軟不用力氣是俗自然勁所以你用力不對不用力也不對。那怎麼辦呢?脫開俗自然勁。什麼是俗自然勁?太極拳講不要用拙力要把拙力化了。那怎麼不用拙力呢?練拳得練勁氣和勁不等同。氣怎麼化成勁?說意念(元氣、元神)和氣相結合。怎麼結合?練捧氣貫頂法以意引氣練形神莊以形引氣練五元莊以音聲引氣這些都是用純意念和氣相結合。光練氣不把氣變成勁雖能收到"氣血流通白病不生"的功效但終歸有缺欠。按過去的說法這只是練了文武的體沒有練用。

太極拳和形意拳都說練功夫都是練的人本來的功能。人人都有神、氣也都有知覺運動。但是你能不能自覺、主動地鍛煉知覺運動?我們平時老注意外邊都屬外向性的運動對裡邊這個運動過程不了解不認識。練太極拳特別強調練知覺運動或叫覺知運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覺在知的前面知比覺更進一步。運比較小一點動比較明顯。覺知是意元體接收資訊運動是意元體發放資訊而形成的不同活動。練功時要很明確地知道這兩個資訊過程。把它練得很明確很敏感。我認為太極拳裡邊講得最好的就是練覺知運動這幾句話。本來人人都有覺知運動你要主動掌握它把它練得更敏感。中和之氣本來人也有以後慢慢變得不中和了。練形意拳再自覺地把氣收回來變成中和之氣。

將來把氣收回來之後做動作時不再用力氣用意念體察著裡邊動。以後我們練太極球的時侯這兒一轉你注意胳膊裡邊在轉體會肩、肘、手裡面的變化。一旦感覺到裡面意念和形體結合起來了那就不是俗自然勁了。一般人使勁打人力氣很大但不知道裡邊勁是怎麼動彈的那叫自然勁。太極拳講"用意不用力"。不使勁就出功夫?你看舞蹈演員跳民族舞那是純純粹粹、地地道道的不用力氣但他跳一輩子也不能一伸手把人打出一丈遠。所以"用意不用力"這句話有語病。演員先須進入角色都會用意他們也沒練出功夫來。用意用什麼意?怎麼用意?意念得非常充分。比如前邊有個人這個人有三百斤我用三百斤的意念打他。你要想用三百斤的意念得摸摸三百斤這三百斤的意念才用得上。你不知道三百斤是多少你怎麼用三百斤的意念呀?一開始你要用你自己能夠達到的最大力量這個意念。我能搬一百斤我就搬一下一百斤的東西感受一下一百斤的力量明確這個意念什麼樣然後我在打拳的時候用一百斤的意念但是不用力。好多人練了一輩子拳功夫也沒上來就是因為意念不夠明確。

練直腿坐放鬆法往回縮的時候也要會用意念。先得會用肌肉使勁收縮。這麼做一方面為了往回收氣另一方面為下一步用意不用力打基礎。將來我們養成了肌肉收縮的習慣到了下一步光用意念往回一縮氣"呼-"就回來了。意引氣氣引形意念一動氣就動氣一動形體就動。我們身體裡邊收縮的時候也是這樣意念往裡收縮氣就動氣一動形體就動。大家都見過端水盆扭了腰這樣的事例吧?他以為這是個空盆就根據以前的實踐經驗調過來一斤的氣一接觸盆變成一斤的力。不料盆中有水一斤力把它拿不起來。趕快調氣把丹田氣往這兒一揪傳送路上的氣也都變成力了。他沒練功夫氣一下來不了那麼快丹田氣跟不上中間就斷了癟了那兒就疼。你以前端過水盆習慣了怎麼用勁。這個勁也是由氣變的但你對這個過程不知不覺不知道它這個勁就是俗自然勁。練功要知道它意念和氣合上從不自覺變成自覺把這個功能強化起來使它運動速度加快。你要用什麼樣的意念就得有過什麼樣的實踐。你真得動一動看你的意念這麼動的時候肌肉怎麼動慢慢練得有體會了以後再用意不用力作用才大。

現在放鬆腰部是從形上走的。哪一點放鬆了這部分就不要再用力了。你若還想讓它收縮就用意念。一開始需要用力一用力就有氣和形的變化。等形已經松了通了就改成用意。例如會陰收縮得比較好了就不要用肌肉使勁收縮了用意念一縮往上一提肌肉並沒有明顯的收縮動作但氣也發生了形體收縮時才有的那種變化。原來大腿使勁收縮現在不使勁收縮了對大腿那兒用意念一縮也能體會到裡面。要從形的動過渡到意念的動。平時你可以用意念想一想看看它能不能起到形動的作用若不能還得把形體運動和意念運動結合起來。這是練功的兩個層次一個是形的動一個是意的動。

現在的各家武術基本都是練的軀體混元氣意識和軀體混元氣相結合用意元體混元氣來統帥軀體混元氣。(古人以及現在的各家拳術對氣都講得非常模糊而《混元整體理論》對氣闡述得比較細緻。反復學習《混元整體理論》尤其是《人體混元氣》、《意識論》和《混元論》這三章而且以《人體混元氣》為主對練功夫將大有裨益。)軀體混元氣轉化成髒真混元氣髒真混元氣轉化成意元體混元氣意元體混元氣反過來再統帥下來那才是一個來回。我們現在也是先練意元體混元氣和軀體混元氣的結合即神、氣相合。怎麼結合?普通人雖然意念一動氣就動但對氣還不是很敏感不能清楚地感受到體內的變化所以需借助形體運動加強氣的運動這樣把神、氣結合到一起。意念支配形體運動即意元體通過神經纖維傳導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這樣引起氣的變化。意元體和軀體混元氣共有三種聯繫方法:一是通過神經細胞來聯繫二是通過神經細胞的分泌物來聯繫三是意元體直接和混元氣聯繫。我們要從意元體和形體相聯繫來帶動混元氣慢慢過渡到意元體直接和混元氣起變化。這裡邊三種聯繫方法都有。其中神經細胞的聯繫還能加快。一般在神經纖維的電傳導過程當中需經過各個神經元的中間轉換這樣速度較慢。70年代中國的張香桐教授發現神經系統有一個神經元可以不經換元直接從形體傳到腦子裡面這樣速度就快了。不過這種神經纖維非常少。如果意元體跟它聯繫通過練功強化它的功能就可能把傳導速度加快多少倍。

2.認真習練覺知運動

練直腿坐放鬆法時不能呆坐而要集中精神認真地體會裡面的細微變化。肌肉一收縮形體就產生了運動變化要慢慢體會裡面有什麼感覺。有時說是感覺又不太確切你說是麻、癢、痛、涼、熱它又不是但它也是一種感覺叫感觸如體內的體位覺、運動覺等特殊感覺。閉著眼睛安安靜靜地感受裡面的運動和感覺那種感觸這叫體察思維。練功關鍵用體察思維。對體察思維用得好那麼你的感受就多認識就越深刻反過來它對你的練功就有指導意義。體察思維是個人內在的經驗是獨立的別人沒法感覺到你說也不好說想把它形容一番還不好形容。它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活動。它雖然體會的是局部的感覺但它是整體性的即包括了空間又包括了時間裡面各種資訊連成一個整體了。你用語言往往不好形容它怎麼形容也不確切。當別人還沒通過練功產生這種感受的時候你怎麼說他也理解不了。這種思維有它的個性獨立性誰和誰也不一樣。你可能有各種感受你感覺到的是你自己裡面的那種狀態它有形態感(空間)也有變化過程(時間)。

我們要懂得意念在身體裡邊的流行、運動不是空的。你用什麼意念引導它它就起什麼樣的作用。你用意念引導成為電它就出電;意念引導成磁它就生磁;你引導它出光它就出光;你引導它生熱它就生熱;你引導它發聲它就發聲。經絡線傳導聲、光、電、磁、熱都非常敏感你拿什麼儀器測它它就是什麼。拿意念怎麼樣引導它它就怎麼樣變。你得很明確讓它變什麼。所以意念很關鍵。你高高興興它就給你產生愉快素使你健康;你整天皺著眉頭它就給你產生毒素。科學越發達對人體生命活動瞭解得越多慢慢人們就會自覺地調整身體自覺地調節內在的神經功能。(我們往裡面內守的時候就是在調節。)從對氣不了解、不認識變成瞭解、認識能感覺它支配它讓它發揮作用。以前我們管自己管的是日常生活現在管自己是管身體裡邊的生命活動把身體裡邊的氣調理得更加和順把性情調理得更加溫和、柔和、中和、祥和。

不要認為明勁練法是用拙力練形體。這和拙力不一樣因為練明勁用力時要注意體會裡面的內在感受。一吸氣往命門一縮你得注意體會前陰怎麼收縮會陰怎麼收縮肛門怎麼收縮大腿根怎麼收縮兩個胯骨旁邊怎麼收縮。呼氣時從命門往外放鬆要體會各個部位怎麼放鬆。另外會陰使勁收縮有什麼體會放鬆了有什麼體會?腿伸直了用意念往回一縮有什麼體會用肌肉一縮有什麼體會?大腿往回輕輕一縮一放鬆覺得裡面肌肉纖維在動彈。腰一放鬆一繃勁有什麼樣的感覺?真這樣體察練功就有內容了你就不會煩了。酸痛也是感受酸痛時就體會酸痛你認真地體會哪兒酸意念往那兒一提一放一提一放意念往那兒一貫注氣就進去了。氣多了那兒的功能就強化起來了。酸痛得厲害時就把呼吸量加大一點一個呼吸斷續發多次音並認真體會。深呼吸能説明打通不通的地方尤其是喉呼吸。用喉呼吸時要注意喉後壁向後貼喉要圓。這樣的呼吸呼吸量較大能説明放鬆和通關。要用不同的辦法來體察裡面的各種感受。

練直腿坐放鬆法時首先要注意腰、骨盆、胯、大腿根等在體察這些部位時可以利用有關的解剖知識。如:脊柱周圍有哪些肌肉、韌帶用意念放鬆它:關節囊、關節周圍的韌帶連接是怎樣的用意念放鬆它;那些肌肉怎麼動用意念放鬆它這樣認真去體察。當然也不要想的太細差不多就行。腦子裡有這些活動內容就不容易跑神這樣精神就容易更加集中。精神集中了氣就收起來了。如果這時引天河精氣(不用手訣)很安靜時想:天河在哪兒呢?銀河中心在哪兒呢?噢銀河中心就在腦子裡面呢!想到銀河中心恍恍惚惚地在腦子裡這時意念再往命門一放氣就不一樣了。

往命門吸氣有了感覺你就老想著命門慢慢就成了"命意源頭在腰隙"命和意(氣和意念)都集中到命門了。這既是"命意源頭在腰隙"又是"氣貼于脊"。

下面再結合一些具體部位來介紹覺知運動的練習。

1體察腰腹部

形體按要求坐好並放鬆後精神集中到命門穴以至於命門穴前面椎管裡的脊髓命門穴那裡好象是一個氣球。等我們會注意命門前面了還要注意命門後面從外面往命門收再加上尾閭、長強往命門收玉枕也往命門收這樣就成了球形往裡收了。先從形體上這麼做等你做熟了很自然了就可以把形體打開腦子裡空空蕩蕩。腦子一空丹田裡邊也就空空蕩蕩氣就足了。那時候再聚天河之氣往命門(不是頭部)放就好放了。

做呼吸動作時會陰上提膈膜下降肚臍往後收這樣做的目的是松腰。會陰上提使小腹壓力增大同時向上腹推動而膈膜下降則使上腹向下走這樣就形成了一對矛盾。這個矛盾就是要加強腹壓。在腹壓增加的同時肚臍向命門回收往內擠使腹壓進一步增強。所以這是一個用丹田氣增強腹壓的好辦法。要認真地發音同時注意體會呼吸時會陰和腰部的運動(特別是有雜念的時候)。吸氣時腰脊兩邊的肌肉向外突呼氣時放鬆復原。

有的人在練坐功時感到前傾困難或臀部坐骨結節比較痛。關鍵是腰大肌和臀大肌放鬆。腰大肌在前面臀大肌在後面。松腰時首先把腰大肌放鬆腰向前傾著。腰大肌放鬆以後就覺得整個臀部著地了對坐骨的感受似乎也不那麼明顯了(這也是腰大肌放鬆了的標誌)。另外腰大肌是使軀幹向前曲的有的同學向前傾斜困難就是因為腰大肌放不松。你可以有意識地讓腰大肌繃點勁一緊再一松。使勁時注意哪塊肉在繃勁然後用意念放鬆它。這樣大腿根部和腹部後面的肌肉就比較容易放鬆。若坐著還覺得坐骨尖痛臀部難受就說明臀大肌放鬆得還不夠。臀大肌起于骨盆止于腰它從後面拉著腰以保證脊椎正直不更多地前傾。臀大肌真的放鬆了坐骨尖痛的感覺就小了因為不單是坐骨結節著力了而是整個臀部都吃力了。

2體察會陰和骨盆

松腰時會陰上提是籠統的說法實際它包括前陰(尿道)、後陰(肛門)還有前陰和後陰之間的會陰。確切地說會陰上提指的不是前陰和後陰而是會陰。一開始做的時候分不清這些。這得靠自己平時多體會。比如解小便時解一半停住這是前陰收縮;忍大便時是後陰收縮。這兩個都好體會。會陰是在前、後陰之間。男性應是前列腺女性在陰道上1/3到子宮口。這個地方往裡收縮才是會陰收縮。如果我們能分別體會前陰、後陰、會陰就會對會陰部分的肌肉運動體會得更深就會真正體會到會陰上提和肛門上提是不一樣的。古人不懂這些所以古書上都講提肛或撮谷道。實際是從谷道(肛門)前面向上提這樣才能更好地練煉精化氣。這一點是會陰上提的關鍵。要加大力度體會會陰上提。

有很多竅門、奧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是沒有人去總結它。比如在解大便之前先憋著像練坐功一樣這麼縮一縮練練功看手指尖、腳趾尖有什麼感覺和平時是否一樣。因為前、後陰的氣是連著的你憋著大便會陰(陰蹺脈)的氣便受到影響「陰蹺脈一通八脈皆通」。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環境之下氣都有較特殊的變化惟獨這種情況下的變化比較明顯一點。所以應隨時隨地想著練功每做一個動作體會內氣的變化你體會得越深理解得越深你內部的靈明度越敏感。這就是練功夫。如果你們每次解大小便時都閉著眼睛安安靜靜體會一會兒保證過不了一個月就會有新的收穫。可好多人解大小便時忘了練功這就是沒能做到氣功生活化。一般再忙也不會解大小便解一半就跑所以解大小便這會兒心境比較悠閒。大小便解完後心比較專一這時你再放鬆體會一下會發現和平時練功的感受不一樣。

脊骨往後放鬆凸時可能會「咯噔」響一下脊椎下面的幾節好像能互相錯動。有時骨盆也「喀哧喀哧」地響。出現各種聲音都不要管它任其自然。

體察骨盆時要注意骨盆後面的骶骨和骼骨。吸氣時恥骨往回縮後面放鬆後面一放鬆股骨頭和骼骨就會向外張骶骨就會往後突。

每次練功自始至終都要注意腰俞穴(在骶骨裂孔處)。這是一個關於穴道的練功訣竅。俞穴是氣血流注的地方每個臟腑都有一個俞穴與之相對應。腰俞是腰的氣血流注的地方但它不在腰上而是骶椎和尾椎交界處。

體察胯關節及其他大關節

大腿內旋或外旋腿不一定真正轉動只是腿部肌肉作內旋或外旋的用力然後放鬆一緊一松這麼去體會它。關鍵不是繃著勁死呆著。用力時要看哪兒塊肉在動彈;往裡一轉哪兒塊肉在動彈往外一轉哪兒塊肉在動彈?當一次坐了很長時間很安靜了這時一繃勁然後一放鬆同時意念往那兒一沖感覺就不大一樣。這樣認真體會就會一步一步地加強胯關節的放鬆。原來稍不注意膝關節就容易向上拱現在胯關節放鬆了膝關節會向下塌這樣腿自然而然就放鬆了伸直了。

體會胯關節放鬆時不能光體會胯關節大腿和骨盆相連的這些肌肉、肌腱、韌帶都得放鬆。要注意大腿股四頭肌繃勁配合著會陰向命門回縮一繃勁一放鬆一繃勁一放鬆這樣一方面加強了會陰收縮向命門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能説明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鬆。如果大腿根部放不松氣血就不好向腳上流下肢的輕靈就會受到影響。對此後面的功法中還有另外的動作。這也為以後的練功打下了基礎。如果大腿根放不松就解決不了練坐功時的痛苦。因為大腿根放不松裡面就會有阻力使生物電、生物磁發生變化坐一段時間之後腰胯難受心煩不想坐了。股四頭肌使勁往回一縮再一放鬆同時腳尖還可以配合著一蹺一點。一開始分別體會分著有體會了再一步步整體體會。

除了胯關節以外還要注意體察其它的大關節如肩、肘、腕、膝、踝、腰椎等關節。關節是神氣遊行之室。要經常想像關節當中是空的意念帶著氣在裡面轉一轉。如把脊柱每個關節當中都這樣轉一轉使每個關節松張――不但要松還要張開這樣氣流通得就好了。真能每天隨時隨地這麼做氣在裡面的流行情況、每個關節的通透度、形體的整體性都會得到改善或強化。

體會肩關節或胯關節時還要注意從軀幹往四肢移行的那些膜。要注意肌肉的起止點看看大關節處的骨頭是怎麼被肌肉連起來的。要想像關節處的肌肉收縮力量很強它一縮一下把氣滲到骨頭裡邊;一放鬆把這個肌肉都抻開把整個膜都衝開使他能更好地運行氣。對每個關節這麼想體會就深刻了。注意不要讓附著點放鬆讓它得長得很結實氣連到骨頭裡去。

(續前瑣言:該帖沉下去這麼久終於浮起來可見是有人關注的或許有人真去實踐也未可知!萬中有一也不枉此貼呀!)

4體察軀幹

如果持續放鬆下去就會不知不覺放鬆到上面覺得肋骨"嗵"一下子放鬆了(骶脊肌有一條從下直接連到枕骨還有的連到肋骨上去)隨後感覺背部像冰雪融化一般變得很柔和。繼續下去有人會覺得兩個肩胛骨裡面(肩胛骨和肋骨之間)從當中往兩邊抻著痛有人會痛得很厲害。(記得80年代有一次我從昆明開會回來在火車上肩胛骨裡面痛得厲害象岔了氣一樣翻不過身來喘氣都困難。)當肩胛裡面一痛背部放鬆了這時要注意開胸。一開始兩個肩關節向下一放鬆腋窩就受到擠壓。當放鬆到背部時兩個肘曲著放鬆地向前一翻兩個腋窩就空了兩肩就往外張了胸就容易開了。在肩胛骨鬆開時有時前面胸也痛一般在4、5肋間或5、6肋間橫著痛。這往往與練膈肌有關系。膈肌運動幅度大了膈肌一放鬆膈肌附著點處的膜氣要充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是從前面向下墜著痛不像後面疼得那麼厲害。這些都是正常的。注意肩向上聳一聳再向下放鬆外展。肘向外展開了軀幹不動用肩關節帶著肘從後往上往前這麼劃圈同時體會腰與骶骨相接的地方肘一動會帶著腰眼向上提那兒就會有抻拉感。做這個動作是為了加大放鬆力度使背部的放鬆連成一體。這一點也要特別注意。

5從整體練練整體性

練直腿坐時吸氣往回縮不光要使勁還要用意念。關鍵用意念往回縮因為用手這麼抓也抓不到丹田裡邊必須用意念想而且要想得很真切。一開始腦子精力不夠使喚不能同時支配幾個想不了那麼多那就一個一個地想。比如想兩胯往命門縮若不能同時想兩個那就先想一個胯往命門縮然後再縮另一個但中間不許換氣。習慣後慢慢就能做到照顧全身用意念把周身都罩起來。比如要照顧這條腿體會它往回一縮是怎麼上去命門去的。一開始體會不了以後慢慢練熟了就覺得整條腿從皮膚到肉到骨頭都往裡邊走這樣感覺不就靈敏了嗎?這本身就是在練覺知運動。過去武術練得好的人覺知運動很敏感在他正全神貫注和人交手時別人從後邊打一拳或砍一刀他也能知道。要想敏感先得會照顧全身。練直腿坐放鬆法不僅要收回內氣還要照顧、支配全身。這既是練感覺功能也是練運動功能。我們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原來是感覺外面的現在我們閉上眼睛讓耳朵也注意聽裡面通過裡面的運動來刺激我們的感覺神經。其實本來它時刻都在刺激我們但我們精神沒注意氣不夠充足感覺不到它。你注意體會它它的功能就會得到強化。你不把意識往那兒放它的功能就得不到強化。

我們現在練直腿坐松腰全身放鬆把氣往回集中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練外三合。外三合是裡邊真得合上連起來不能把它簡單地理解為打拳時手和腳一塊兒到。我們練直腿坐到一定程度會覺得肩和胯肘與膝手與足它們之間氣都連上了一動彈是整的。將來可以躺著用左胳膊串右腿用右胳膊串左腿胳膊和腿之間來回伸縮把氣連上這麼體會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練直腿坐時也可以這麼練把身體坐直了左胳膊和右下肢右胳膊和左下肢來回這麼晃動如果坐在椅子上就好動彈點。這些內容屬於"從整體練練整體性"。腰通過形體鍛煉把人體各部分互相聯繫到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另外當你感覺身體比較放鬆、精神比較集中的時候可以用意念把劍突和尾骨尖往一塊兒連使裡面的氣連成一個整體。做法是:吸氣時會陰上提膈膜下降肚臍往命門擠身體彎曲(採用自然坐姿)同時把尾骨和劍突尖往一塊兒連。

四、幾點說明

(一)

練太極拳也好練氣功也好主要是練氣。除了專心致志地練坐功、站莊、蹲牆之外我們還必須反復多練練氣八法裡面的抻氣法和拉氣法。這兩法一個練的是內氣一個練的是外氣。拉氣時你們看氣看得清不清楚?能看到多大範圍?抻氣時裡面的氣怎麼動彈有什麼感受?拉氣時手上有什麼感覺氣進去有什麼感覺?這個感覺和抻氣的感覺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應該認真去體會。拉氣、抻氣時看周圍這個氣與平時是否一樣?你抻氣很舒服的時候再拉拉氣看看怎麼樣?要認真靈活地體會身體內、外氣的運動流行。有的同志隨著音樂抻得特別快那麼快就好嗎?要慢要體會動得很小體會裡面氣的變化。慢動什麼感覺快動什麼感覺?怎麼動手上的氣感大對周圍的氣影響範圍大?形體一動內氣動了看外面的氣動了沒有?應該積極主動地、舉一反三地反復去想它。練八卦拳的眼鏡程為什麼底盤功夫好?眼鏡程磨眼鏡片時不坐凳子蹲著磨。有時還單腿蹲著。煤馬、眼鏡程、麻花尹、翠花劉都有自己的職業怎麼去練功?抽時間去反復體會、琢磨。我們現在講得非常細可講細了以後同志們自己不去想了。因為自己想出的和你聽別人講的這兩種情況內裡面意識動得不一樣。你自己想對了「噢原來如此」馬上有個內在的感受。我給你講你聽了以後想:是這麼回事麼?好了你裡面把門關上了。所以過去的老師不細講就告訴你怎麼做。

(二)

直腿坐放鬆法屬於基本功松腰後也還要繼續學習只是每次不用坐那麼長時間。而且吸氣時可以意想氣從脊神經根、脊柱兩邊的交感神經鏈往裡面進。

(三)

練形意拳的第一步功夫是煉精化氣第二步是煉氣化神。而郭雲深講的煉氣化神實際不是真正的煉氣化神。煉氣化神應該是結大丹之後的功夫而郭雲深講的煉氣化神還停留在要結丹還沒結丹的層次。《孫祿堂武學錄》中關於煉精化氣的內容可能和我講的有些矛盾。他們不是真正完全練內功的對內功並不太熟悉自己練的內在境界也不夠對有些問題只是按照看過的一些內功書來闡述結合得不太合適。先給大家這麼聲明一下以免同志們看書之後被誤導。我不反對大家買書看但要以我講的為准。這不是自尊自貴。同志們看武術書最好看基本理論至於哪個動作怎麼練將來有了本事之後再去體會。看書之後有疑問可以提出來我給你們解答。不過你們別問怎麼用招那個我解答不了。同志們以後練到一定程度願意揉揉手、聽聽勁也行但不是為了發人。

練武功裡面是功外面是招。修道和修武的都練功也都練外面的招數但是兩者不同。練武的人練內功是為外面的招數服務用於對敵;修道的人練招數是為內功服務用於集中精神降內魔。當精神散亂時可以通過動作把精神集中起來。過去練武的人把功用到招上武功很好但活的年歲都不是特別大。他把功用於外向的技擊氣也往外散。很多形意拳家只活到六七十歲好的八十多歲過百歲的基本沒有。過去練養生拳的人們活一百多歲也行。像吳圖南老先生活了105歲他在

1928 年就出過太極拳書以後多少年不怎麼去推手不去比誰高誰低。若經常去比就費了精神而且萬一失手心裡面氣就不平。有很多練武的是被氣死的。武術界有好些人是得癌症或心腦血管病死的。

2、暗勁(又名柔勁)練習

一、暗勁練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