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大修真时代
  4. 黄庭经(二)
设置

黄庭经(二)(1 / 2)


【脾长一尺掩太仓】

太仓胃也。《中黄经》云:胃为太仓。元阳子曰:脾正横在胃之上也。

【中部老君冶明堂】

脾黄庭之宫也。黄者老君之所治。上应明堂。明堂眉间入一寸是也。

【厥字灵源名混康】

黄庭老君字灵源名混康。厥其。混康混元阳受纳之安康也。

【治人百病消谷粮】

胃宫荣华则无病伤。】

【黄衣紫带龙虎章】

脾居胃上故曰黄衣也。紫带龙章胃络之象也。

【长精益命赖君王。】

生精养命之君王。

【三呼我名神自通】

存思脾之神则心灵洞鉴之。

【三老同坐各有朋】

上元老君居上黄庭宫与泥丸君、仓华君、青城君及明堂中君臣、洞房中父母及天庭真人等共为朋也。又中元老君居中黄庭宫与赤城童子、丹田君、皓华君、含明英玄君、丹元真人等共为朋也。又下元老君居下黄庭宫与太乙君、魂停君、灵元君、太仓君、丹田真人等共为朋也。常存三老和百神流通部位营卫无有差失也。

【或精或胎别执方】

按《玉历经》云:下丹田者元命之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附著脊号为赤子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胎主和合赤子阴阳之门户也。其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黑也。

【桃孩合延生华芒】

桃孩阴阳神名亦曰伯桃。《仙经》曰:命门脐宫中有大君名桃孩字合延。衣硃衣巾紫芙蓉冠。暮卧存之六甲、六丁来侍人也。生华芒谓阴阳之气不衰也

【男女回九有桃康】

桃康下神名主阴阳之事。《大洞真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宫中有九神谓上、中、下三元君太一、公子、白元、无英、司命、桃康各有宫室故曰桃康丹田下神名桃康主人之精、胎能回通三田成九神之气。

【道父道母对相望】

阴阳两半成一故对相望。

【师父师母丹玄乡】

道与宗师阴阳之主也。丹玄乡为存丹田之法。

【可用存思登虚空。】

学仙之道。

【殊途一会归要终】

合三以为一散一以为三此道之要也。

【闭塞三关握固停。】

经云:口为天关生神机。手为人关把盛衰。足为地关生命扉。又耳目口亦曰三关。握固,大拇指压在无名指指根内侧,其余四指握拢使心神安定,身体强健。

【含漱金醴吞玉英】

金醴玉英口中之津。《大洞经》云:服玄根之法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婴兒形无衣服正立胃管张口承注魂液仰翕五气。当漱漏口中内外津液满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五过毕叩齿三通咽液九过也。

【遂至不饥三虫亡】

《洞神诀》云:上虫白而青中虫白而黄下虫白而黑。人死则三虫出为尸鬼各化为物与形为殃击之冲破也其余众虫皆随尸而亡。故学仙者精谨备于五情之气服食药物以去三虫。又云:上尸彭琚使人好滋味嗜欲痴滞;中尸彭质使人贪财宝好喜怒;下尸彭矫使人爱衣服耽****色。亦名三毒。

【心意常和致欣昌】

道通无碍。

【五岳之云气彭亨。】

五脏之气为五岳之云。彭亨流通无壅之称也。

【保灌玉旁以自偿】

玉旁鼻庐也。三虫既亡真气和合出入玄牝绵绵不绝故曰自偿。

【五形完坚无灾殃。】

五体与五脏之形也。五脏坚完自然灾病不生神气自应。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

三元为三光之元日、月、星非指上、中、下之三元辰也。

【落落明景照九隅】

三光在上而下烛九隅、九方也。言常存日月洞照一身也。

【五灵夜烛焕八区】

五灵谓五星也。水、金、火、木、土五行星。上应天星下映五脏。烛焕罗列一身常能存之则与天地同休。

【子存内皇与我游】

大道无心有感即应。内皇即内景神真。

【身披凤衣衔虎符】

仙宫之服御也。

【一至不久升虚无。】

一者道也一之所致天地悉皆归。《南华真经》曰:人能守一万事致毕矣。

【方寸之中念深藏】

方寸之中为下关关在脐下三寸方圆一寸以藏精。

【不方不圆闭牖窗】

方静圆动不动不静但当杜塞不妄泄也。

【三神还精老方壮。】

还精神于三田则老返壮年矣。

【魂魄内守不争竞】

魂阳魄阴各得其一。内守而不争。

【神生腹中衔玉珰】

内守不泄神生衔珰腹中内鸣如玉器相叩。

【灵注幽阙那得丧】

腹中神生灵气流通故不亡也。固精于肾阙肾得神真自无所泄。

【琳条万寻可荫仗】

身随众灵森然交映如万寻玉树可荫庇也外象喻也。琳条玉树条也。万寻高远也。象身形洞真神明所庇荫。

【三魂自宁帝书命。】

修身神安帝书下召真道既成名书帝録则久视之也。

灵台章第十七

【灵台郁蔼望黄野】

心曰灵台脾为黄野谓心专一存于黄庭也。

【三寸异室有上下】

上元九宫各处异室横竖各三每室方圆一寸也共九室。

【间关荣卫高玄受】

三田之间各有间关荣卫心当受以存念高玄之气下授也。

【洞房紫极灵门户。】

《大洞经》云:两眉间入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入四寸为流珠宫;入五寸为玉帝宫等皆有神真居之。故曰灵门户也。

【是昔太上告我者】

我者扶桑大帝自谓也。言我道成承昔道君授以黄庭之时也。言此道不远止在丹田故即言是昔也。

【左神公子发神语】

据《大洞经》云:左有无英。此云公子亦互言耳。发发出。神语者用心专一则神教之以道也。

【右有白元并立处】

左右皆有神真为学道者之持。

【明堂金匮玉房间】

皆上元之宫释如上说也。

【上清其人当吾前】

上元部神悉在天庭之际也。

【黄裳子丹气频烦】

此处疑为上黄庭童子黄裳处于赤城频频气盛不衰竭也。

【借问何在两眉端?】

上元黄庭神真列位又岂在两眉之间。

【内挟日月列宿陈】

《五辰行事诀》云:太上真人招五辰洞房南极元君传授每夜半坐卧心存西方太白星在两眉间上直入于一寸玉珰金阙左日右月;又次存北方辰星在帝乡玄宫玄宫在发际五分直入一寸也;又次存东方岁星在洞阙朱台在目后直入一寸是也;又次存南方荧惑星在玉门华房在目眦际五分直入五分是也;又次存中央镇星在金室长谷在人中直入二分是也;并存之如缀悬于上。毕叩齿三通咽液五过微咒曰:"高元紫阙中有五神宝耀发辉放光冲门。精气顿生化为老人首巾素容绿帔绛裙右带流铃左佩虎符手把天罡散辉飞辰足蹑华盖吐芒炼身。三景保守令我得真。养魂制魄乘飆飞仙。"其事内象法也。

【七曜九元冠生门。】

七曜就是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这七星。九元九辰北斗九辰星君 宝楼阁中,混凝九真,应现九皇道体: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由斗姥化生的九皇道体,就是北斗九辰星君。七曜对应七窍九元对应上元九宫。七曜九元通过七窍九宫对应生门。

三关章第十八

【三关之中精气深】

谓三元之中藏精之所也。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

【九微之内幽且阴】

《大洞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官是名太清、太素、太和。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名三洞房合上三元为九宫。宫中精微故曰:九微言幽玄而不可见也。

【口为天关精神机】

言发于情犹精神之枢机也。

【手为人关把盛衰】

把握阴阳兴衰纵擒由己。

【足为地关生命扉。】

足为肾根身衰则双足无力在先。言运用己身而生也。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宫存玄丹】

三丹田宫故曰三宫。玄丹丹元;谓心也。存心于三宫。

【太一流珠安昆仑】

太一流珠谓目精。《洞神经》云: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指上丹田也。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指下丹田也。言目光内守三丹田诸神皎然在目前。

【重重楼阁十二环】

谓喉咙。十二环相重。十二楼阁皆有真神。

【自高自下皆真人】

高下三田十二楼阁皆有真人释如上说。

【玉堂绎宇尽玄官】

绛宫明堂上下相应皆宫室也。

【璇玑玉衡色兰玕】

双目动转照见诸神罗列。兰玕其色也。

【瞻望童子坐盘桓】

见童子真人盘坐如麻言其神安静也。

【问谁家子在我身】

言已有之

【此人何去入泥丸】

何用移此神入泥丸。

【千千百百自相连】

身神罗列自相连。

【一一十十似重山】

存见万神重叠安坐山象坐之形也。

【云仪玉华侠耳门】

云仪、玉华鬓发之号。言耳居其间。《经》曰:“发神名苍华”。凡言华者上敷荣之义犹草木之花。

【赤帝黄老与我魂】

赤帝者南方丹天之君也。黄老者中黄老也。魂为阳神魄为阴神阴阳相推故言与我魂。《太微灵书》云: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常呼念其名则魂安人身也。

【三真扶胥共房津】

我魂与赤帝、黄老为三真言相应。扶胥同津共气。

【五斗焕明是七元】

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洞房诀》云:存九元、七元者眠起初卧及食毕微咒曰:五星开道**紫房回元隐道豁落七辰。生魂者玄父变一成神;生魄者玄母化二生身。摄吾筋骨者公子为吾精气者白元。长生久视飞仙十天。

【日月飞行**间】

天地内为**。存念身中日月星辰森罗万象一如天地户间了了然也。

【帝乡天中地户端】

帝乡天帝之乡。明堂上一寸为天庭天庭即天中也。又鼻下部口为地户。心存日月星辰等诸神皆当在其端。端谓口之上发际之下也。

【面部魂神绵相存】

面部诸神此时自然绵绵相应。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以求仙】

采飞根玄晖吞五芽挹九霞服食胎息之道谓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

【仙公公子已在前】

则诸神真皆现前。

【朱鸟吐缩白石源】

朱鸟舌象。白石齿象。吐缩导津液调阴阳之气流行不绝故曰源也。

【结精育胞化生身】

结胎化身仗此。

【留胎止精可长生】

《真诰》曰:上清真人口诀夫学仙之人安心养神服食治病使脑宫填满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气呼吸三景。

【三气右回九道明】

三气谓三丹田之气。右回言週流顺绪调和阴阳则四关九窍通流朗彻而无病也。

【正一含华乃充盈】

存正守一神气华荣故能充满**。

【遥望一心如罗星】

存见心神居在城中如天罗之星相拱抱也。

【金室之下可不倾】

谓心为周身元气所拱抱无所倾倒为心得一则正所致。

【延我白首反孩婴】

内指事谓童颜不死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八素集】

谓上元琼室脑者八素云集为八宫朝泥丸之象。

【泥丸夫人当中立】

夫人亦名道母。

【长谷玄乡绕郊邑】

长谷鼻也。玄乡肾也。郊邑谓五脏六腑也。言鼻中之气出入下与肾连週绕脏腑心居赤城存想内外。郭外曰郊。故为象谕也。

【六龙散飞难分别】

言六腑之气微妙相通难以分别。

【长生至慎房中急】

谨慎房中仓促精气走泄。

【何为死作令神泣】

房中不慎伤精不复也

【忽之祸乡三灵没】

祸乡死地。三灵三魂也。谓爽灵、胎光、幽精殁亡者也。

【但当吸气录子精】

呼吸吐纳闭房止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

依存丹田之法以治生也。

【若当决海百渎饮】

谓房中淫洩不知闭止。

【叶去树枯失青青】

象枝叶枯死无生气。

【气亡液漏非已形】

气亡液漏之时真炁已非属我了。

【专闭御景乃长宁】

房中常闭精关御内景可长宁。

【保我泥丸三奇灵】

泥丸上丹田也。三奇元精、元气、元神。

【恬淡闭视内自明】

谓存思丹田之法,并如上说。

【物物不干泰而平】

行道真正邪物不干。

【悫矣匪事老复丁】

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老者反壮病者皆强。悫矣必然。

【思咏玉书入上清】

精研内景必获仙道。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

三房谓明堂、明房、丹田之房也。与流珠、玉帝、天庭、极真、玄丹、泥丸、太皇等诸宫左右上下皆相通达。

【洞得视见无内外】

照见诸宫相通并无内外之别。

【存漱五牙不饥渴】

《灵宝》有服御五牙者五行之生气以配五脏。《元精经》云:常以立春之日鸡鸣时入室东向礼九拜平坐叩齿九通思存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九千万人下降室内郁郁如云以覆己形从口中入直下肝府。祝曰:九气青天元始上精皇老尊神衣服羽青役御天官焕明岁星散耀流芳陶溉我形。上食明霞服引木精。固养青牙保镇朽零肝府充盈玉芝自生延年驻寿色反童婴。五气混合天地长并。毕引青气九咽止便服东方赤书玉文十二字也。

【神华执巾六丁谒】

神华者《玉历经》云: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六丁者谓六丁阴神玉女也。《老君六甲符图》云:丁卯神司马卿玉女足曰之丁丑神赵子玉玉女顺气丁亥神张文通玉女曹漂之丁酉神臧文公玉女得喜丁未神石叔通玉女寄防丁巳神崔巨卿玉女开心之。言服炼飞根存漱五牙之道成则役使六丁之神也。

【急守精室勿妄泄】

此时急守精室不能妄泄。

【闭而宝之可长活】

闭精宝气可长生。

【起自形中初不阔】

微妙无形之气起于形体非常精微。

【三宫近在易隐括】

三丹田真官在人身隐括变屈曲为竖直也。谓是正气盈满三田自固。

【虚无寂寂空中素】

虚空之中持素心。

【使形如是不当污】

能使形轻净如悬缣素于空中不致污染也。

【九室正虚神明舍】

九室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使九宫清虚洞明则众神之所宅舍也。《洞神经》云:天有九星两星隐故称九天。地有九宫故称九地。人有九窍故称九生言人所由而生也

【存思百念视节度】

存思之道有节有度。

【六府修治勿令故】

六腑修治要如流水不腐勿要留陈纳故。

【行自翱翔入云路】

谓生仙形化也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

无为清简约己守正。

【但修洞玄与玉篇】

洞玄谓洞玄灵宝玉篇真文乃《黄庭》也。

【兼行形中八景神】

存想身内八神。

【二十四真出自然】

天有二十四节气人身亦有之。又三丹田之所三八二十四真人皆自然之道气。

【高拱无为魂魄安】

端坐握固魂魄相安。

【清静神见与我言】

能清能静则元神显现。能与我言语。

【安在紫房帏幔间】

存神九宫紫房中。

【立坐室外三五玄】

坐于三元五脏真气之间。

【烧香接手玉华前】

玉华华盖之前也谓眉间天庭也眉间设鼎。

【共入太室璇玑门】

进而进入身内太室璇玑之地。太室中岳象地喻身内黄庭居于正中。璇玑北斗法天喻身内诸窍如周天星斗。

【高研恬淡道之园】

深研精思恬静淡泊之道。

【内神密盼尽见真】

入静思存百神森然。

【真人在己莫问邻】

神真只在自身。

【何处远索求因缘】

《道经》曰:大道泗兮其可左右。言不远也。

隐影章第二十四

【隐影藏形与世殊】

学仙之士含光藏辉灭其迹匿其端。

【含气养精口如朱】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带执性命守虚无】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名入上清死录除】

位列仙班不死地。

【三神之乐由隐居】

三神三丹田之神是也。常隐常乐。

【倏欻游遨无遗忧】

倏欻疾发也。忧患全无。

【羽服一整八风驱】

八风八方之风先驱扫路也。羽服仙服也。

【控驾三素乘晨霞】

外指事三云九霞乃神仙之所

【金辇正立从玉舆】

玉舆金辇皆仙人之服器

【何不登山诵我书】

书即黄庭也

【郁郁窍窍真人墟】

幽幽郁郁之窍真人之所居也。

【入山何难故踌躇】

何必惧怕入山。

【人间纷纷臭如帑】

帤弊恶之帛也。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

五行谓水、火、金、木、土。相推者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週而复始。又相刻(克)法:水刻火火刻金金刻木木刻土土刻水水又刻火週而复始。相推之道也。反归一者水数也五行之首万物之宗。《道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一也。两仪天地。天地生万物又终而归一。一者无之称。万物之所成终故云归一

【三五合气九九节】

木三火二水一金四加中央戊己土五共三五之数言水火之功毕于中土也。万物由一至九再由九返一是谓九九归真。

【可用隐地回八术】

"隐地八术"即隐遁逃离八方灾祸之方术。隐地八化玄真之术,一曰藏形匿影,二曰乘虚御空,三曰隐沦飞霄,四曰出有入无,五曰飞灵八方,六曰解形遁变,七曰回晨转玄,八曰隐景儛天。皆为存思之道。

【伏牛幽阙罗品列】

伏牛地双膝之间。肾为幽阙。双膝至后肾之间丹光鼎现。

【三明出于生死际】

精气神三元发出光明乃生死之机转。

【洞房灵象斗日月】

洞房之中见日月星斗齐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